日本的關西人和關東人應該是世仇吧,明明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大島上,卻有兩套標準在各自生活,然後關東人笑關西人的關西腔土,關西人笑關東人沒文化之類的。

在東京,生活習慣如走路、開車、搭電車的手扶梯的都與台灣不同,要靠左,然後我就要很努力的告訴自己這是東京,要記得靠左,好不容易記住了,但若隨阿木回關西(神戶)卻又要換回靠右…靠右…(默記中),回東京後又變靠左…靠左…(默記中)。

靠左、靠右、靠右、靠左…總有一天我一定會變靠北!

同一個國家竟然有2套標準,那學校教育小朋友時不就不能跟小朋友說:走路要靠右哦!(台灣),變成要教:在關東時要靠左,在關西時要靠右哦。(日本)很麻煩不是嗎?

至於關東、關西怎麼分是眾說紛紜,比較多的說法是:「關」即指關卡,遠古前在三重縣、岐阜縣和福井縣設有檢查關口,三個關口連成一線,以東稱為關東,以西稱為關西;但隨時代演進,關西、關東的分法也變來變去,也有說德川幕府時代以箱根關口(神奈川)為界。

但現今日本的行政區劃分只剩下關東的一都六縣(上圖紫色部份),沒有關西區而以近畿統稱(上圖淺綠色部份),很奇怪吧。

嗯哼……講太多了,可能是最近日本史還有篤姬、大奧、鹿男看太多了。

以下才是重點…(很認真看上面那一大段的人不要打我)

去橫濱看大蜘蛛回程我和阿木在橫濱車站尋找食物時,原本想吃西餐的我們突然間經過一家お好み焼き(O KO NO MI YA KI),俗稱大阪燒,想想我們2個還沒一起吃過這東西,順便讓阿木露2手怎麼料理お好み焼き。

一進店裡,因為晒了一天太陽的我實在是累翻了,所以先來杯生啤酒灌下肚再說,不然等阿木點完餐我可能先攤死在鐵板前了。看菜單看了老半天的阿木最後終於點了份綜合口味,就是什麼都有的。
   

是不錯吃啦,不過也太普通的東西了吧,就把一大陀的材料拌一拌後放到鐵板上等它熟了再翻面再等它熟就可以吃了。普通簡單到隔天阿木又殺到超市買了一堆材料在家自己作了一大盤。

我看著菜單上的明細,寫了關東風、關西風、還有廣島燒,所以問阿木這些之間的差異是什麼,上面的圖片就是關西風,一般所謂的お好み焼き就是這種。然後阿木叫來服務生點了關東風,然後請服務生代勞,至於為什麼要請服務生服務這我就不知了,可能關東風的料理方式不像關西風那麼簡單吧。

只見服務生七手八腳、動作迅速的在鐵板上移動。
然後說好了,好了?!這樣叫好了?!

這個叫做もんじゃ焼き(MON GIA YAKI),有人稱它為文字燒,所以當我聽到是もんじゃ焼き時,一直很期待服務生會寫出什麼文字(天兵…),但他給我的成果卻是只有這樣,一陀爛泥叫什麼文字燒呀?!

然後我還去質詢阿木,「文字在那裡?」

阿木:「那有文字呀,是你們給人家亂翻譯的好不好,從來它就不叫文字燒,它叫もんじゃ焼き。」

好吧,暫時相信。但回來後我還是去孤狗了一下,為什麼它叫文字燒,因為早期大家會在那一大陀的食物上寫字當遊戲之類的,所以又稱為文字燒,是這樣的由來。

然後這東西因為爛胡胡的一陀擺在那,沒辦法像お好み焼き那樣用筷子夾起豪爽的大口吃,只能用服務生奉送的2支迷你小鏟子小口小口的「突(台語)」起來吃。(如下圖)

阿木用中文小聲的偷偷跟我說(其實不用小聲吧,反正週圍的人又聽不懂),關西人稱もんじゃ焼き為沒有文化的產物,他們說もんじゃ焼き感覺像在吃一大盤的嘔吐物,不說還不覺得,說了還真覺得看起來滿像嘔吐物的。(喜歡もんじゃ焼き的不要打我)

綜合東、西風味之後,個人覺得關西風比較好吃,因為關東風只能小口小口吃,感覺好像根本沒在吃的樣子,不過像我這般不信邪的傢伙偏偏要挑戰大口吃もんじゃ焼き,下場就是被燙到嘴歪而已。

對了,那廣島燒是什麼呢?阿木:就是一堆的高麗菜而已。有興趣的可以去試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